交城縣位于呂梁山東麓,山西省中部,晉中盆地西緣,北枕呂梁,南帶汾河,東據(jù)太原,西臨方山、離石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距省城太原51公里,屬城郊型通衢熱線,是呂梁的東大門,省城太原的近郊縣,中國公路主干線307國道縱橫交匯境內(nèi),大運高速、夏汾高速公路交匯于此,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,具有優(yōu)先接受環(huán)渤海灣經(jīng)濟區(qū)輻射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。
交城縣位于山西省中部,晉中盆地西緣,呂梁山中段東麓。介于東經(jīng)111°24′至112°17′,北緯37°28′至37°54′之間。[4]東與清徐縣,南與文水縣接壤,西與離石區(qū),西北與方山縣、婁煩縣相通,北與古交市毗鄰,全縣總面積1822.11平方公里,其中平川130平方公里,山區(qū)1692.11平方公里。
全縣轄6鎮(zhèn)4鄉(xiāng),142個行政村,254個自然村,總?cè)丝?2萬人,行政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。
天寧鎮(zhèn)
縣政府駐地。1958年建城關(guān)公社,1984年設(shè)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東南部。面積50平方千米,人口5萬人,國道307、交嶺公路、交寨公路、交石公路過境。轄鄭家莊、柏林、渾水、沙坡、杏壇、林泉、楊家底、瓦窯、田家山、坡底、磁窯、蒲渠河、北美、下關(guān)、東美、東關(guān)、東街、西街、南街、東汾陽、西汾陽、梁家莊、杜家莊23個行政村。瓦窯原始遺址、卦山天寧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水峪貫鎮(zhèn)
1961年建水峪貫公社,1984年設(shè)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東部山區(qū),面 積142平方千米,人口0.9萬人,古吳公路過境。轄大游底、大足底、桃坡、果子山、念子山、背坡、董家圪垛、張家莊、西山頭、野珠、龍眼洼、樓子山、牛心、長樹、榆郡、吳安、魯沿、青沿、水峪貫、西冶、西孟、東孟、西溝、大水、前官莊、后官莊、安家溝、石家?guī)X、成家嘴、陳臺、梁上、崖上32個行政村。名勝古跡有西冶村、水峪貫的宋代冶煉遺址,前官莊的冶工居住遺址,榆群溶洞等。[3]西社鎮(zhèn)
1961年建西社公社,1984年設(shè)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東南部。面積86平方千米,人口1.2萬人,鎮(zhèn)政府駐西社。古吳公路、開麻公路過境。轄南堡、曲里、塔上、陽灣、東社、西社、沙溝、大巖頭、米家莊、南溝、野則河、橫嶺、西家?guī)X、苗家溝、巖立、高家?guī)X、郭家背后17個行政村。南堡東武元池迤東一帶山丘分布有新石器時期遺址。[3]西營鎮(zhèn)
1961年建西營公社,1984年設(shè)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東南部。面積28平方千米,人口2.7萬人,鎮(zhèn)政府駐西營。交西公路、城廣公路、交石公路過境。轄西營、大營、東營、大陵莊、寨子、城頭、西石侯7個行政村。[3]段村鎮(zhèn)
段村,漢代初建為印駒城,因汾水一沖為二段,為段城。古代相當于皇家的村子。后演變?yōu)槎未濉?nbsp;
1958年建東方紅公社,1984年設(shè)段村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南部。面積26平方千米,人口1.43萬人,交鄭公路過境。轄段村、連家寨、王明寨、賀家寨、王家寨、溫家寨、鄭村、郭家寨8個行政村。[3]龐泉溝鎮(zhèn)
1958年建太陽公社,1984年設(shè)橫尖鎮(zhèn),2008年更名為龐泉溝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西北部。面積278.2平方千米,人口0.4萬人,鎮(zhèn)政府駐橫尖。開麻公路、神尾溝公路、大草坪溝公路過境。轄后坪、神尾溝、黃雞塔、長立、二合莊、張溝、陽堤塔、柴逮溝、大草坪、王氏溝、楊莊、橫尖、陽坡、安上、社堂、王家灣、塔上、刁窩、山水、梅窯會、蘇家灣、水沖溝、市莊、偏梁等25個行政村。龐泉溝為國家自然保護區(qū)。[3]夏家營鎮(zhèn)
1961年建義望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部。面積44平方千米,人口3.1萬人,鎮(zhèn)政府駐義望。307國道、交段公路、義辛公路過境。轄義望、陽渠、青村、賈家寨、大辛、小辛、辛南、奈林、覃村、夏家營、王村、三角12個行政村。邊山有覃村新石器文化遺址,陽渠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隋建永福寺[3]。
中莊鄉(xiāng)
1961年建中莊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中西部。面積200平方千米,人口0.5萬人,鄉(xiāng)政府駐中莊。開麻公路過境。轄曹家莊、米家莊、圪洞、后莊、前莊、翟家莊、新南溝、白草溝、何家塔、雙家寨、中莊、河西莊、寨則、石沙莊、上長斜、下長斜、半溝、青崖溝、陽坡、郝家溝20個行政村。古跡有明代靖安營遺址。[3]古洞道鄉(xiāng)
1961年建公社,1984年改古洞道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中北部。面積88平方千米,人口0.34萬人,東吳公路、古東公路過境。轄牛頭嘴、逯溝、席麻、樹則、王文、芝蘭、西坡、北塔、寨立、雙龍、周家溝、嶺上12個行政村。自然景觀有北塔山龍洞、村子溝龍洞、東岔溝龍洞。[3]會立鄉(xiāng)
1961年建會立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西南部。面積226.6平方千米,人口0.3萬人,開麻公路、柏胡公路過境。轄岔口、柏葉口、會立、神堂坪、東溝、西落溝、田家溝、小柏溝、孔家莊、禪寺塔、兌久會、高家坪、王家莊、窯兒上、中莊、張家莊、柳樹底、塔上、西溝、胡家溝20個行政村。會立村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。[3]嶺底鄉(xiāng)
1961年建嶺底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北部。面積74平方千米,人口0.5萬人,鄉(xiāng)政府駐嶺底。交嶺公路過境。轄嶺底、魏家溝、石家莊、郭家莊、西雷莊、東雷莊、馬莊、東莊、豎石佛、峁上、窯底、馮家塔、后花塔、前火山、后火山、王山嶺、窯則頭、申家圪垛、偏交、鄭井、光足、安則、圪洞23個行政村。豎石佛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[3]洪相鄉(xiāng)
1958年建火箭公社,1984年改洪相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南部。面積94平方千米,人口2.3萬人,鄉(xiāng)政府駐洪相。國道307、交西公路、裴小公路、洪斗公路、開落公路過境。轄平川成、安定、洪相、廣興、舍堂、窯兒斗、黃崖、圪洞坡、范家莊、西莊、西嶺、落子嶺、斗足洼、裴家山、槐灣、申家莊16個行政村。北山有范家莊舊石器時期遺址;石壁山有馳名中外的佛教圣地玄中寺,為中國漢族地區(qū)佛道教重點寺觀保護單位。寨上鄉(xiāng)
1958年建曙光公社,1984年改寨上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北部山區(qū),面積91平方千米,人口0.4萬人,鄉(xiāng)政府駐寨上。交寨公路、裴小公路過境。轄寨上、野子舉、陽坡、小峁、東坡、長畛、魚池、山懷、圪垛、峁底、上莊頭、申柏巖、冀家山、常家河、半道、橫尖、細曲、蘇家莊、木槽、前莊、馬嶺、李家山、周家坡、歇馬頭、山莊頭、柏崖頭、廟東、廟西、牛家溝、賀家?guī)X、花果頭、麻巖則、塔梭、窯兒頭、桿樹底、大坪頭、南塔37個行政村。狐突山西峰有春秋晉大夫狐突墓。[3]東坡底鄉(xiāng)
1958年建永田公社,1984年改燕家莊鄉(xiāng)。鄉(xiāng)政府及鄉(xiāng)轄村東坡底鄉(xiāng)于2002年鄉(xiāng)鎮(zhèn)合并時由燕家莊鄉(xiāng)和惠家莊鄉(xiāng)合并而成。 全鄉(xiāng)有行政村14個,系在2003年底前在行政村合并中重新確定。原有行政村35個,其中東葫蘆17個,西葫蘆18個。(原有33個村):惠家莊村、石沙峪口村、馬家坪村、蔡家社村、羅扳村、馮家口村、石渠河村、小峪村、賀家溝村、南溝村、馬安坪村、向陽村、鐘家溝村、胡家溝村、杜里會村、李家溝村、中圈村、大塔村、逯家?guī)r村、燕家莊村、逯家沿村、游家坪村、東坡底村、申家社村、馮家莊村、康家社村、橫嶺村、楊家溝村、兌久村、李家坡村、王家溝村、舍科村、黃土溝村、魚兒村。[3][5]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基礎(chǔ)設(shè)施完備,潛力巨大。交通運輸便捷,以307國道為主干線,108國道高速、夏汾高速縱橫交錯,太中銀鐵路東西穿境,縣鄉(xiāng)公路四通八達,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公路交通網(wǎng)絡(luò)。
相關(guān)信息:
*
石樓縣
*
中陽縣
*
交口縣
*
嵐縣